中草药超微粉碎机是一种专门用于将中草药等物料粉碎成超微粉体的设备。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对物料的冲击、碰撞、摩擦、剪切、研磨和同步断裂等。根据物料的性质和要求的粉碎程度,可以选择不同的粉碎方法。例如,粒度较大或中等的坚硬物料常采用压碎、冲击方式;粒度较小的坚硬物料则采用压碎、冲击、碾磨方式;粉状或泥状物料则采用剪切、压碎、碾磨方式;韧性物料则采用剪切或快速打击的方式。
一、粉碎粒度不达标(颗粒过粗或不均匀)
常见原因:
药材预处理不当(如未切片、切块过大,或含大量韧性纤维、硬质杂质)。
粉碎时间不足或设备参数设置不合理(如转速过低、分级轮转速不匹配)。
筛网/分级装置堵塞或损坏(导致粗颗粒无法有效分离)。
物料含水量过高(超过8%,易黏结结块,影响粉碎效率)。
解决方法:
预处理优化:将药材切成小段(1-3肠尘),去除石子、金属等硬质杂质;对韧性强的药材(如黄芪、甘草)可先低温冷冻(-10词-20℃),降低韧性后再粉碎。
参数调整:提高主机转速(根据设备型号,通常3000-15000谤/尘颈苍),或适当延长粉碎时间;若配备分级轮,提高分级轮转速(增强细颗粒筛选能力)。
设备检查:清理筛网/分级装置的堵塞物,更换破损的筛网;定期检查分级轮叶片是否磨损,磨损严重时及时更换。
控制含水量:对潮湿药材进行烘干(温度&濒别;60℃,避免有效成分流失),确保含水量&濒别;6%。
二、设备振动剧烈或噪音过大
常见原因:
设备安装不稳(地脚螺栓松动或放置不水平)。
转子或粉碎刀盘不平衡(如刀片磨损不均、装配错位)。
物料中混入硬质杂质(如石子、金属块),导致撞击失衡。
轴承磨损或润滑不足。
解决方法:
重新固定设备,调整地脚螺栓使机身水平(用水平仪校准)。
检查粉碎刀/锤片是否磨损不均,更换对称位置的刀片;清理杂质,必要时安装进料磁铁吸附金属杂质。
定期检查轴承,添加专用润滑剂(如食品级润滑脂),磨损严重时更换轴承。
叁、物料黏结、堵塞粉碎腔
常见原因:
药材含油脂、黏液质较高(如当归、熟地、黄精),粉碎时因摩擦生热导致软化黏结。
粉碎腔内壁不光滑(残留物料堆积后形成黏结层)。
进料速度过快,物料在腔体内来不及粉碎,造成堆积堵塞。
解决方法:
针对性处理高黏性药材:
降低进料速度,避免物料堆积生热;
采用低温粉碎(通入冷空气或制冷剂,将腔体温控制在10℃以下),抑制物料软化;
混合少量惰性辅料(如微粉硅胶、淀粉),减少黏结(需符合药典要求)。
定期清理粉碎腔,用毛刷或专用清洁剂(如酒精)擦拭内壁,保持光滑;对易残留的药材,粉碎后立即清理。
调整进料量,确保物料均匀进入,避免过载。
四、电机过热或跳闸
常见原因:
负荷过大(如进料过多、物料过硬,导致电机过载)。
电机散热不良(风扇故障、散热孔堵塞、环境温度过高)。
电路问题(电压不稳、电线老化、接触器接触不良)。
解决方法:
减少进料量,对硬质药材先粗碎,降低电机负荷;若设备有过载保护,跳闸后需等待电机冷却再重启。
检查电机风扇是否正常运转,清理散热孔灰尘;在高温环境下操作时,加强通风或暂停使用,避免长时间连续运行。
检查电路连接,确保电压稳定,更换老化电线;联系电工检修接触器等电气元件。
五、产量突然下降
常见原因:
粉碎刀/锤片磨损严重(切削能力下降)。
进料口堵塞(物料结块或杂质卡住)。
分级装置故障(如分级轮转速下降,导致细粉无法排出,堆积在粉碎腔)。
解决方法:
检查刀片/锤片的磨损程度,及时打磨或更换(保持刃口锋利)。
清理进料口,破碎结块物料,安装进料筛网防止大块杂质进入。
检查分级轮电机是否正常,调整转速至设定值;清理分级轮上的残留物料,避免堵塞。
六、粉碎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
常见原因:
除尘装置失效(如布袋除尘器堵塞、风机功率不足)。
设备密封不良(进料口、出料口、粉碎腔盖的密封垫老化或松动)。
解决方法:
清理除尘布袋(拍打或水洗),更换破损布袋;检查风机是否正常,必要时更换大功率风机。
检查各密封部位,更换老化的密封垫(如硅胶垫),拧紧连接螺栓,确保密封严实。